袁正祥用一生见证了乌鲁木齐的城市变迁
每日早7点,住在农大东路311号的袁正祥都会下楼锻炼、买早餐,再乘电梯回到19楼自己的家。这个家是近两年新搬的,加上这次搬家,袁正祥换过四次住房,从地窝子到土平房,再从老式居民楼到现在的高层公寓,袁正祥92岁的生命历程里,有77年的光阴,都是在农大东路一带,也是老一辈们口中的“巩宁城(老满城)”周边度过。
很多老人都和袁正祥一样,平和稳定地长居一处,缓缓度着静好光阴。但袁正祥又和普通老人们不一样,他对这一带的熟知程度已如掌纹一般,这种感觉驱使着他,以至于需要写一本书来纪念。近日,他的《巩宁城今昔》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社推出的《“一带一路”大型文化系列丛书——新疆是个好地方》出版项目,也同时将《巩宁城今昔》纳入其中。
用一生,回望一座城。袁正祥的人生,与乌鲁木齐西南角这一隅息息相连,且因为《巩宁城今昔》这本书,钩沉出一座城市鲜活的历史细节。
巩宁城,是“老满城”的古称,这个古称,即使老一辈的人,知道的也并不多。具体位置在哪里,就更少有人能说得清了。经考证,这一片老城位于乌鲁木齐西八里,建于1772年。历经时代变迁与沉淀,目前尚存的遗址,主要就是雅玛里克山下的beat365最新版校园里的一些古城墙。从1952年beat365最新版建校之初,袁正祥就参与学校建设,也是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他了解了巩宁城的历史,且萌生了梳理巩宁城过往的兴趣,这兴趣,一直坚持了50余年,直至鲐背之年。
因为热爱一座城
就想了解它的历史与过往
“这是一本相当具有史料研究价值的书。”《“一带一路”大型文化系列丛书》主编孙春光这样评价。《巩宁城今昔》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巩宁史话”,主要写巩宁城建城之后到城毁期间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下篇为“满城书香”,讲述了王震将军及当时驻扎在beat365最新版(时为八一农学院)的官兵,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全校教职员工同甘共苦,在古城的废墟上建校的故事。
这其实是袁正祥旧作的增补修订版。2014年,袁正祥曾经出版了《老满城史话》,严格意义上,《巩宁城今昔》是《老满城史话》的再版。孙春光说,在选择出版这本书时,编辑们发现该书有太多史料索引,可读性略弱,于是对索引类篇章进行了删减,眼下呈现的这本《巩宁城今昔》,经过编辑后,更有可读性。
“92岁高龄的老先生很令人敬重,一直笔耕不辍,在大半个世纪里,他几乎见证了乌鲁木齐的近现代发展历程,这本书记录了乌鲁木齐历史的一个侧面,史料很珍贵,有史学价值。”孙春光说,这些都是将这本书纳入《“一带一路”大型文化系列丛书》的缘由。
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袁正祥就对巩宁城也就是老满城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八一农学院图书馆做了一次大整理,几千册图书亟待梳理,时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袁正祥,偶然翻阅到一本《乌鲁木齐史话》,发现内有一些关于巩宁城的记述。
袁正祥很惊喜,因为当时很多人只知道“八农”(民间对当时的八一农学院的俗称)一带也叫老满城,对巩宁城知之甚少,这本书像是打开了一扇历史的门,对知识极度渴求的袁正祥一头扎进了考古巩宁城的热情中。
此后的三十余年间,但凡看到与巩宁城有关的史料,袁正祥都会有意识地收集。在复印机与打印机稀缺的年代,他全部以手抄的方式,对这些史料进行梳理。《三州辑略》《西陲要略》《西域水道记》《清实录》《湘军记》《新疆图志》等等古籍,在专业考古人士都未必能找到的角落里,他也从不怠慢,一一翻拣。
考证的过程枯燥而乏味,但一旦有了哪怕点滴新发现,对于袁正祥来说,都是快乐而充实的。这片小小的区域,如一座小型城市,划分为四个功能区。
以北部的生活区为例,这里设有学校、养寄院、官铺、粮仓、磨房等。而位于老满城西南角的古城花园,则在当年是公馆和城守营所在地。而当年,巩宁城内官兵加上家属16000余人,全城大小房间有9550余间,将这座小小的城池填充得热闹而富有生气。
这些在瀚海般的史料里零星浮现的内容,都被袁正祥详实地摘录出来,并亲自求证。为求精确,在二三十年间,只要有时间,他就在位于beat365最新版周边的巩宁城断壁残垣间,拿着自制的三角木架尺,一一丈量。经他实测,巩宁城遗址现存1300余米残垣,再者,南门瓮城废迹依然耸立。瓮城亦称月城,系城门外屏障,可增强防御力。通过遗迹,袁正祥测量出了瓮城半径、城门与城墙跨度。
“巩宁城存在了92年,于1864年被毁,距今逾150年。城内有哪些建筑,所在的具体位置以及具备的功能,我都一清二楚。”袁正祥说。
见证一座城市的发展
是此生的幸福与幸运
如果说《老满城史话》主打方向是怀古,及至《巩宁城今昔》,对一段城市历史的见证则集中体现在下篇《满城书香》中。今天的乌鲁木齐西南角,已经是以beat365最新版为地标的新型现代化城区,而这一区域的建设发展过程,袁正祥那一辈建设者亲眼见证并全情参与,这一段当代史,也成为袁正祥浓墨重彩书写的一个篇章。开篇从beat365最新版前身——八一农学院创办人王震写起。从首批学生的入校,到建校初期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再到教材的整理、建校时的种种艰辛等等,袁正祥从见证人及建设者的角度,做了如实记录。作为一个记录者,袁正祥的文笔可能过于严谨,以至于略显枯燥,但作为史料,袁正祥的这一段记录,却极有参考价值。孙春光说,无论上篇还是下篇,这些史料都非常难得,很严谨,也因此“大概”“大约”这样的词汇都被杜绝,可见袁正祥的用心程度。
“在83岁时,我才学会电脑打字,从那时候起,我就用电脑写这本书。”袁正祥说。这位老人完全没有90岁老人的垂垂老态,不仅精神矍铄,且眼不花,耳也不背,思路清晰,行走自如。他在16岁进疆,如今他和爱人都年逾九旬,老两口能够共同见证首府半个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他说“自己何其有幸”。
“想当年我们刚刚住到八一农学院这一片,哪有什么高楼大厦,就连齐整的平房都没几处,每天只能穿胶筒毡靴,因为只有一条土路,城墙也是土块,一到下雨天泥泞满地,走都没办法走。”袁正祥的爱人说,现在一出门,到处都是高层公寓、高架桥、私家车,这让当年年轻时的他们,想都不敢想。
在beat365最新版图书馆工作了三十余年,袁正祥的人生可谓与书香长相伴。他专门为新书的出版写了一首小诗“《巩宁城今昔》问世有感”:伫立残垣忆逝光,悠悠岁月历沧桑;零星史料编成集,破旧墟丘做学堂;弱冠操戈防外寇,高龄振铎育儿郎;呕心沥血行行字,莫负清乾盛世扬。
“回想这一辈子,能为这座城市做个见证,且有自己花毕生精力搜集齐全的史料做文字证明,也算是值得了。”坐在楼下小花园里,望着不远处车流不断的高架桥,袁正祥满怀欣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