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日在九月,赴任前,我走进了我的24岁,临近离任,我就要告别我的24岁了。我把青春的一段留在了巴基斯坦,这个国度回赠给我以充实的身心体验。这趟青春巴士,注定风景独好。
1.最难忘是生活中的点滴
我所任教的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孔子学院(简称费萨孔院)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环境比较封闭,学校对中国老师的安保较为严格,因此,除了工作,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和孔院的老师们一起度过。老师们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各有各的风俗,各有各的文化。我在费萨孔院的八个月,尝到了湖南、山东、新疆、河南、福建等各个地方的特色菜,我本人籍贯是湖北恩施,地理位置其实也不算是特别靠南的,但是在费萨我是真切体会到我们国家南北方的饮食差异。此外,不同地域的人就会带来各地的故事,偶尔的闲暇时光,老师们会坐在一起,讲述各自的经历,家乡的山水人情,让我这个吃瓜群众真是大开眼界。当时的我痴想,要是高考的时候就遇到了他们,那我地理也不至于刚及格。
天气好的时候,院里的老师会在周末带我们到学校里兜风,农业大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地域广阔,物种繁多。校园里的果园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我在里面见到了椰枣树。第一次见到椰枣树的时候,我喜欢极了这个“恨天高”的植物,是他们营造了一种浓烈的异域风情,主要是结的果子还很好吃。
如果可以,我想在大脑里给我在费萨的生活做一个剪辑,把在这里发现的点滴美好一帧一帧的摆好,一遍一遍的回放。
2.最怀念是教学中对难关的各个击破
这是我第一次教汉语,也是第一次教外国人汉语。在这八个月里,我带了六个班。授课时间最长的要数一个三级班了。刚开始接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常常备课到深夜,然而最让我头疼的还不是课堂内容的讲解,而是课堂管理。巴基斯坦尊师重教的氛围也是非常浓厚的,但仅限于对本土教师,我的身份相当于一个外语老师,而且年纪又轻,总是笑眯眯的,看起来很随和。因此学生们上课时状态过于放松,上课时总是有学生互相大声交谈,我多次提醒无效,这真的令我无法容忍,但又无计可施。
所以课程初期,在备课的时候我一想到这些问题,心态几近崩溃。没过多久,班上的一个女学生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她也是巴基斯坦当地学校的老师,她告诉我,平时上课的时候应该更加严肃一些,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也不必有求必应。我之后非常认真地分析了这个现象:首先,我上课的时候确实教姿教态很放松,因此学生也跟着我自在起来,这非常不利于集中注意力;其次,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都是我刚刚讲过的问题,只是他们在我讲课的时候分神了,结果之后又肆无忌惮的提问。针对分析出来的结论,我调整了上课的教姿教态,同时对上课讲话的学生进行了约谈。渐渐的,我的课堂有了自己的风格,学生也适应了这样的方式。
课堂管理其实挺考验老师的情商的,如何在自己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斡旋,以有效又不失分寸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中间的微妙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持续的复盘才能把握好。回望刚开始接触学生、接触教学的自己,现在的我似乎是多了些许底气。
3.最深刻是体会到了祖国发展和强大
惭愧地说,没有踏出国门之前,我对祖国这两个字的概念相当模糊,只知道自己必须有那么一种信仰,就是要全心全意地爱她。在大学, 我明白了“为什么要读书”的万般理由中的一种即好好读书,至少不要拖社会的后腿。但是,在巴基斯坦,我从生活到工作,从经济到文化,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在体会祖国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在校园里,许多学生和路人会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明白那是见到外国人时的一种新奇。但是当我随着孔院的院长和老师们一起去会见各个大学的教授或行政管理人员时,对方表现出来的是真正的尊重和钦佩。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内心总是思绪万千,既有自豪和骄傲,又有沉沉的使命感。八个月,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再也不会为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自怨自艾,也不会因为失败或者错误长时间地耿耿于怀,心胸变得宽阔,眼里就有了更大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是我的祖国呈现给我的。
4.总结
在这一次短暂而充实的旅程中,汉语教学就是一扇窗,连接了我与这异国的万千!我曾经一度“迷信”时间的力量,我坚信时间的长度决定了一个事件的发展深度和高度,所有的情绪包括亲情、友情、爱情,我都用时间的长短去测量它的厚度,我深信,理性成熟、热爱生活、坚持信仰,这些品质,需要多年练就。但是我错了,它只是需要一个契机,一个恰到好处的契机,继而给人以刻骨铭心。我的蜕变在巴基斯坦,那么接下来的放飞,我依然期待!
作者简介:
秦煦,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12月至今,担任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